米乐m6在线网址mile(中国)官方网站

媒体报道

您所在的位置:米乐M6官网首页 > 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 > 媒体报道

上海探索湿垃圾深度资源化处理新路径:黑水虻幼虫“打工”造优质昆虫蛋白

2023-9-26 来源: 中新网

  中新网上海9月26日电(记者陈静)距离上海市中心70公里的老港生态环保基地(简称:老港基地),承担着全上海超50%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和资源化的重任。记者26日获悉,目前,老港基地内建成并运行了大规模、高度自动化、安全的黑水虻养殖示范项目。

  在生产线开足马力后,老港黑水虻工厂每天有约5亿条黑水虻幼虫“打工”,一天就能吃掉50吨预处理后的湿垃圾残渣。据了解,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是一种新的生物处理技术,既可以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、减量化、无害化目标,又能获得养殖收益,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。

  城投老港副总经理吴曰丰接受采访时介绍,湿垃圾常规处理工艺是“预处理+厌氧产沼气”,优点是成熟简单;缺点是处理效率低。他解释,厌氧菌分解有机物需要30天到40天,设备体积大占地面积大。同时,厌氧菌分解有机物不够彻底,通常厌氧罐会有30%的渣残留;另外,厌氧处理后还有大量的高浓度污水需要进一步处理。

  “我们进一步探索湿垃圾深度资源化处理的新路径。经过多方调研和比选,最终选定黑水虻这种昆虫进行湿垃圾处理。”吴曰丰表示,“以黑水虻为代表的生物养殖技术是一种新兴工艺,可实现湿垃圾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、减量化。湿垃圾经黑水虻处理后,主要产物是黑水虻虫体和虫砂,分别是优质的昆虫蛋白和有机肥,不仅降低了湿垃圾处理成本,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。”记者看到,在工作人员从车间带出的筐里,黑水虻幼虫被湿垃圾残渣养得白白胖胖。

  据悉,黑水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指定的可食用资源型昆虫。黑水虻幼虫富含活性蛋白、昆虫脂肪、益生菌、抗菌肽及甲壳素,被誉为“动物人参”,可作为动物的主食或者饲料的补充。黑水虻幼虫食谱广、食量大、营养需求低,饲养安全性高,拥有巨大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潜力。在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黑水虻幼虫除了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外,还含有很高的脂肪,这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的生物柴油原料。目前,黑水虻资源化产品的应用主要包括昆虫蛋白饲料、医药和保健品、生物柴油和生物有机肥等。

  在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二期,记者看到,机械臂和传送带在不同的箱体间运转。养殖车间分为孵化区、养殖区和布料收割区,在黑水虻长到最肥壮时便会由传送带送到后处理车间的筛分机器上,通过两级振动筛的旋转,实现“虫粪分离”。吴曰丰透露:“孵化后的黑水虻幼虫将在‘暴食’期,会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200倍的湿垃圾,体重可增长数十倍。目前,通过黑水虻的努力打工,大量湿垃圾得到更高效处理,湿垃圾中的有机物均转化成了优质昆虫蛋白,产品收益较原处理方式翻了一番,扣除运行成本后净收益增加逾30%。

  不过,由于黑水虻早期养殖基本为散养状态,缺乏科学有效的养殖工艺,养殖效率低、效果差,且大规模工程实施仍存在技术瓶颈,比如:孵化、饲喂和产品加工等环节的规模化有待进一步突破;专业的工艺设计和系统集成、全流程自动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。

  在老港基地,记者看到,总投资约16.57亿元的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三期正在建设中,这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”补短板、提能力“的重要项目,也是上海市”十四五“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。三期项目主体工艺采用干、湿协同实现有机物料的”全量厌氧“,辅以多元深度资源化技术,每天产生的沼气可发电38.8万度,生产CNG14.4万立方米,以及大量毛油、饲料和有机肥原料,真正实现湿垃圾”从自然界来,到自然界中去“的生态循环,体现多元低碳、全量再生理念。吴曰丰表示:”新的空间已经预留出来,未来可将湿垃圾残渣消纳能力扩大至450吨/日。就看它们(黑水虻)的表现了。“

  据悉,目前,已经实现全量运营的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、二期,总规模为处理湿垃圾2500吨/天,其中餐饮垃圾1300吨/天,厨余垃圾1200吨/天。老港开发公司规划发展部(工程技术部)副经理陈凯介绍,三期项目主体工程占地面积299.1亩,设计处理规模为厨余垃圾2000吨/天;建成后,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每日湿垃圾总处理规模将达到4500吨,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湿垃圾深度资源化利用基地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