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乐m6在线网址mile(中国)官方网站

媒体报道

您所在的位置:米乐M6官网首页 > 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 > 媒体报道

城博会展示城市“智”理案例

2023-10-31 来源: 解放日报

  上海北横通道是连接长宁、虹口、杨浦等多个行政区的东西向交通主动脉。现在,这座承载着交通大流量的快速路,即将拥有自己的“数字生命”——数字孪生系统。

  在昨天开幕的2023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(简称“城博会”)上,记者了解到,包括北横通道在内,上海越来越多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开始引入数字孪生系统,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行车体验。

  这只是上海探索绿色低碳和智慧转型的一个侧影。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崔明华表示,作为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重要组成,城博会通过集中展示上海建设管理成果,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持续落地,为中国乃至全球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案例和实践经验。

  “智”理深入城市毛细血管

  在一座物理世界的实体城市之外,是否还可能存在另一座虚拟世界的数字城市?在城博会现场,众多城市“智”理案例,给出“参考答案”。

  在隧道股份数字集团的展台上,杨浦大桥、北横通道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“双胞胎”——数字孪生系统,吸引了不少人驻足。

  在这一系统中,一座座被100%克隆的数字化大桥、隧道展示在观众面前。从隧道的车流量、车流平均速度,到结构的健康情况、隧道内空气质量等,都以直观的三维模拟模型效果和精准的监测数值,显示在管理平台上。

  “北横通道地下隧道是目前上海最长的地下通道之一。针对隧道的空气质量监测、交通事故处置等问题,数字孪生系统给出了‘标准答案’。”隧道股份数字集团智能交通公司技术总监周赛赛举例,隧道内布设了21类2500多个结构安全数据感知点,实时监测隧道环境数据,以及通行车辆情况。一旦出现抛锚、碰撞、失控等风险,系统会立刻发出警报,并将相关信息实时推送到应急一线。

  数智化转型的目的之一,就是深入“城市病”的核心,通过科学的对待与治理,实现宜居这一首要目标。困扰超大型城市的停车难问题,如今有了新的解法,并在静安区付诸实践。“我们正利用城市绿地,整合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深入地下19层,打造上海首个沉井式停车库。”中铁十五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
  打造绿色建筑“新样板”

  在现场,第六届“孩子眼中的未来城市”绘画摄影作品同步展出。功能多样的新型能源车、中国制造去碳机……下转7版(上接第1版)一系列脑洞大开的设计,可见孩子们对于未来城市的想象之一——绿色低碳。这也几乎是现场参展企业的“标配”。上海地铁车辆基地上盖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,曾被外媒报道。“上海地铁运营网络庞大,耗电量也是当之无愧的大户。”现场工作人员表示,地铁车辆基地拥有大体量闲置屋顶资源储备,是大规模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绝佳场所。

  目前,上海地铁运营的轨道交通基地上盖分布式光伏电站共计16座,年均发电量4300万度,年减排二氧化碳将超1.8万吨,年节约标煤将超1.2万吨,在国内轨道交通行业持续排行第一。

  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市域铁路“超级大脑”,采用三层低辐射超白钢化夹胶玻璃,设置多种遮阳措施,保证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性能。“我们还设置空气质量监测系统,太阳能热水热量占整个项目热水需求总量的35%以上。”中铁上海设计院展台工作人员说。

  记者注意到,低碳建筑的目标——零碳、负碳建筑也正从图纸变成现实,打造上海绿色发展的“新样板”。在现场,来自上海建工的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,展板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纸板,与大楼的绿色理念紧密呼应。这栋示范楼的神奇之处在于,大楼自己会发电,除了用电实现自给自足外,每年还有8万度余电可以补给市政用电;大楼有一套自己的水循环网络,实现非人体接触用水的自给自足……

  “在规划设计示范楼时,国家‘双碳’目标还未正式提出,我们当时就已明确要跨前一步,打造零能耗、零碳建筑技术体系。”上海建工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贾珍希望,通过对成熟技术的综合应用,打造绿色建筑的综合标杆,在未来推广到更多建筑大楼。

  上海各区域已经在行动。在宝山,针对吴淞创新城26平方公里全域范围,编制吴淞创新城绿色低碳规划建设导则,提出绿色低碳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;北外滩核心区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:到2025年,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,到2035年达成运营碳排放中和。

  据了解,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正在加快推进新建建筑绿色化,深入推进既有建筑绿色改造,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,同时开展超低能耗建筑、零碳建筑技术研究,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。